這一期的親子天下雜誌很好看,我很喜歡,其中一篇「王浩威:教改理想的誤用」,激發出我一些想法與思考,很想與各位家長分享,王浩威是一位精神科醫師,也是作家。
這篇文章提到第一個案例 --- 沒信心的威廉:
威廉是媽媽陪來的,這些年一家三口定居在南半球。今年原本是準備大學入學成績的最後關鍵,但威廉選擇了某大學的預科,以避開壓力極大的競爭。為了這點,一家三口有過許久的「辯論」。最後堅持不同意見的爸爸,表面上尊重威廉的選擇,其實仍是頗不以為然,直到現在都還有些不愉快,甚至今天的約診也找個理由不來。
媽媽也偏向爸爸的意見,畢竟依威廉的程度參加全國成績鑑定,將會有更多好學校、好科系可以選擇。不過媽媽看到更多問題,威廉從小只要可以不競爭,幾乎都選擇較不競爭的方式。媽媽的問題是:為何威廉如此沒有信心?
威廉的爸爸出生在南部小鎮一個十分傳統的家族,日本式的教育可想而知,包括被逼迫讀自己不喜歡的科系。也因為如此,他們夫妻還在大學戀愛時,就參加八○年代末的教育改革運動。當威廉出生時,兩人的教育方式更是遵守絕不打罵、完全尊重小孩的原則。
當我聽到這裡,心裡大概有些概念了。多年的臨床工作,我接觸到的青少年,剛好是台灣教育改革後成長的一代。每個當時讀大學的父母,對這運動也許支持程度不一,甚至可能因為政治立場而反對,但杜威式的自由教育態度,幾乎成為當時台灣的時代氣氛,對那時的年輕人,產生一股潛移默化的影響。
第二個案例
我還記得一位高中生,在會談中遲疑的問我:「醫師,我是不是比較笨?」嚇一跳的我,直覺的回問他怎麼會這麼想。「同學的爸媽都會要他們當醫師或工程師之類的。
可是,不管成績再好,我爸媽都說做什麼都無所謂,還叫我去當清潔工!」一時之間,我幾乎是哭笑不得。想笑,是因為我有把握他父母說的就是教改運動時的口號:「做什麼都可以,只要自己快樂,清潔工也無所謂!」而更深層的難過是,這樣的誤解竟是如此長久,讓他對自己失去應有的信心。
面對眼前的威廉,我理解爲何父母認為他自信不足。除了自由,孩子的成長還需要更多,譬如:期待和信任。
以上這篇文章摘錄自2011-10 親子天下第29期
我贊同王浩威的想法,教改這麼多年了,我們一直受到教改口號的影響,我們認為對孩子「只要稱讚,不要責罵」,所以造成孩子自以為是,認為自己很棒,卻做不好很多事。挫折忍耐力不夠,只願意作有把握的事,不願意接受失敗,也不肯接受挑戰。自我感覺良好,認為自己很聰明,卻不願意付出努力與時間來獲取想要的榮耀。
王浩威所說的「期待與信任」的確很重要,現在的父母很少要求孩子做什麼,也很難信任孩子,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。
記得小時候,我的母親雖不幫我看功課,檢查作業,這是一種信任,他相信我自己會處理的很好。
可是我的母親對我的成績卻有一定的期待,她說:「因為媽媽小時候家庭環境不佳,所以只念到小學畢業,所以現在工作得很辛苦,薪水卻很少,她希望我們好好讀書,才能過更好的生活,擁有更好的未來」。這是母親對我的「期待」。
可是我對我的孩子卻沒這種期待,我受現代教育理念的影響,認為孩子不一定只要念書,我沒想過也沒說過「當清潔工就好」,卻想過當農夫或麵包師傅也不錯,只要孩子快樂健康就好,其實當媽媽的,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就好了,不需大富大貴,光耀門楣。
但王耀威的文章卻使我思考:
完全沒有期待,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。
那怎樣的「期待」才是正確的呢?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。我覺得必須符合孩子的能力與天賦。父母不應將自己想做卻做不到的事加在孩子的身上,也不該要求孩子做他根本做不到的事。
除了「期待」還要有「信任」,相信自己的孩子,相信他能做到他想做的事,然後放手讓他去做。
留言列表